聚氨酯灌漿材料是各類防水工程中維修補漏中比較常見,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種材料;有人將聚氨酯灌漿材料稱之為油性灌漿料或水性灌漿料,這種叫法是否正確?聚氨酯灌漿料主要性能特點有哪些?滲水及涌水時應該如何選用灌漿材料?下面對聚氨酯灌漿材料做簡單介紹,為大家排異解惑。
聚氨酯灌漿液定義
聚氨酯化學灌漿材料是由多氰酸酯和多羥基聚醚進行化學合成的高分子注漿堵漏材料,漿液遇水后自行分散、乳化、發(fā)泡,立即進行化學反應,形成不透水的固結體
根據(jù)材料性質(zhì)可以將聚氨酯灌漿液分兩類:
水溶性聚氨酯灌漿劑(WPU);
油溶性聚氨酯灌漿劑(OPU)。
水溶性即表示該材料為親水性材料,當水與水溶性聚氨酯發(fā)泡膨脹后,再次遇見水時會不停吸收水分膨脹;同時水溶性聚氨酯在遇水膨脹后為彈性膠狀固結體,狀態(tài)類似一塊海綿且有一定彈性。
油溶性即表示該材料疏水性材料,當水與油溶性聚氨酯發(fā)泡膨脹固化后,再次遇到水不會再吸收水分;同時油溶性聚氨酯灌漿液在遇水膨脹后為硬質(zhì)泡沫狀團結體。
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水溶性還是油溶性均為溶劑型產(chǎn)品,市面上所謂水性聚氨酯灌漿液這種叫法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不嚴謹?shù)摹R驗闊o論是水溶性或油溶性實則都含有機溶劑,而水性的意思表達的是在合成反應中用水代替有機溶劑。
另一方面無論油溶性或水溶性聚氨酯灌漿液本身即為遇水膨脹止水,如用水代替有機溶劑生產(chǎn)過程中就已膨脹,如何在滲漏現(xiàn)場使用呢。
如何衡量聚氨酯灌漿液性能
衡量聚氨酯灌漿液的性能主要通過以下指標來衡量:
凝膠時間:親水性聚氨酯灌漿液與一定比例水混合后,由液體變成團結體(凝膠體)的時間。
凝固時間:疏水性聚氨酯灌漿液與一定比例水混合后,由液體變成固結體的時間。
注意:親水性遇水膨脹變成的是凝膠狀的團結體,所以稱為凝膠時間,疏水性遇水膨脹變成硬質(zhì)泡沫狀的團結體所以稱為凝固時間。
遇水膨脹率:水溶性性聚氨酯灌漿液形成的團結體進水后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其體積增長的倍數(shù)。
包水性:水溶性灌漿液與10倍水反應后形成固結體所需時間。
發(fā)泡率:聚氨酯灌漿液與水反應后形成團結體體積相對于原漿液體積的增長率。
通過以上性能指標我們可以總結聚氨酯灌漿液主要特點如下:
水溶性聚氨酯灌漿液:
(1)反應速率快,遇水即反應,可快速堵水。
(2)親水性好,團結體為彈性膠狀固體,可將水包住并溶脹,進而產(chǎn)生壓力堵塞滲透通道,水分流失后將收縮到原體積。
(3)包水量大(包水性即灌漿液與10倍水反應后形成固結體所需時間)。
油溶性性聚氨酯灌漿液:
(1)固結體強度高,抗?jié)B性強。
(2)團結體為硬質(zhì)泡沫狀形態(tài),膨脹后的團結體為疏水性的,不吸水,且團結體不收縮,無彈性。
(3)發(fā)泡倍數(shù)大。
如何選用聚氨酯灌漿液
下面這張表可以更加直觀看到兩者區(qū)別:
自由膨脹率/倍 | 潮濕基層粘結強度 | 團結體體積穩(wěn)定性 | 凍融及干濕循環(huán)體積穩(wěn)定性 | 堵水機理 | 長期穩(wěn)定性 | |
水溶性 |
小 |
良好 |
較差 |
較差 | 短期依靠與水反應占據(jù)孔隙體積止水,長期依靠遇水溶脹阻塞滲漏通道 | 遇水溶脹阻塞滲漏空間,失水收縮,干濕循環(huán)后團結體體積變化較大,復漏概率大 |
油溶性 | 大 | 較差 | 良好 | 良好 | 與水反應發(fā)泡,占據(jù)孔隙體積,阻斷滲漏通道 | 遇水不收縮不溶脹 |
最后通過三句話總結聚氨酯灌漿液的選用原則
1.涌水情況選親水,滲水選疏水
2.靜態(tài)裂縫選疏水,動態(tài)裂縫選親水
3.兩者兼顧混合使用
當然不論親水性還是疏水性都必須在有明水的情況下才能使用。
工地實際問題會比上述介紹復雜的多,但我們掌握了基本原理,基本性能,加以靈活運用,90%的問題都可以輕而易舉的解決。
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